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大会在南京举行
由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和内生金属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大会于2005年10月27~30日在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各部委研究院所的35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中既有我国同位素地质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也有许多来自各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
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130余篇。
会议主题是:(1)同位素新技术、新方法与新理论;(2)岩浆岩年代学与同位素示踪;(3)大陆动力学与壳幔物质循环;(4)矿床同位素定年与成矿示踪;(5)(古)海洋环境同位素地球化学;(6)气候变化与环境同位素地球化学、(7)热年代学与年青年代学;(8)地下水定年与同位素地球化学。此外,与会代表还就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会上10位代表做了特邀大会报告,27位代表做了特邀分组主题报告,140余位代表作了分组口头报告,还有30余位代表做了海报张贴。
大会特邀报告中,李曙光院士针对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这一热门话题,介绍了他近年来在“下地壳对华北克拉通及大别造山带中生代镁铁质岩浆岩地幔源区的贡献”所取得的新认识。刘敦一研究员介绍了SHRIMP远程控制系统的研究成果,这一系统的研制成功为科学家们进行远程锆石SHRIMP U-Pb定年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同位素新技术、新方法与新理论是受到与会专家特别关注的一个分会主题。19位专家做了报告,介绍了很多的同位素新技术和新方法,展示了我国同位素研究的良好前景。其中,朱祥坤研究员介绍了过渡族元素同位素的分馏过程和机制,并对这些新的同位素方法在地质中的应用做了探讨,一批开创性的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顶级刊物上。丁悌平研究员则对硅的原子量重新进行了精确的校正,在这次会议上报道了这一最新结果。另外,一些同位素仪器公司的代表与会对一些新的同位素质谱仪以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在岩浆岩年代学与同位素示踪分会场,一大批新的重要的成果被展示出来。如朱炳泉研究员介绍了溢流玄武岩的同位素体系。李惠民研究员介绍了岩浆岩中斜锆石的U-Pb定年方法,并将其与锆石的U-Pb定年结果进行了对比。陈福坤研究员介绍了云南特提斯带保山-腾冲地块早古生代岩浆岩的研究成果。
大陆动力学与壳幔物质循环也是最近一些年来我国地学家比较关注的科学问题,已经取得了大量的重要成果。
同位素是解决矿床形成时代和成因的重要手段,本次大会特设了矿床同位素定年与成矿示踪专题报告会,许多这方面的新的成果在会上得到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候增谦研究员介绍了973项目组对西藏高原碰撞造山带成矿作用的同位素示踪和定年研究的最新成果。陈衍景研究员则以熊耳地体的金矿为例,介绍了同位素在示踪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的理论和应用。
在(古)海洋环境同位素地球化学分会场,16名代表做了发言。会议围绕古海洋的同位素地球化学演化、天然气水合物的同位素示踪、震旦-寒武纪古海洋古环境的同位素研究以及现代海洋沉积物的同位素示踪等多方面开展了交流和讨论,展示了我国在这些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最近几年,我国在环境同位素地球化学方面,特别是第四纪环境与气候变化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7名代表做了报告。其中,
在热年代学与年青年代学以及地下水定年和同位素示踪的分会场,肖应凯研究员做了海水蒸发过程中硼同位素分馏以及无机碳酸盐沉积时异常的硼同位素分馏的报告。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确定第九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学大会将于2009年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来承办。
会后部分代表参加了野外实地考察。
(赵葵东 供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