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第十届学术年会纪要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在中国地质大学的协助下,在挂靠单位的支持下,于2005年4月25~29日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产业部门从事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沉积学及其相关学科工作的310余位专家学者和管理人员出席了大会,中国地质大学的本科生和在读研究生也踊跃参加会议旁听。

会前编辑出版了论文摘要集(《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5增刊)。文集共收录论文摘要307篇。主要涉及矿物学、矿物岩石材料和工艺矿物学,大陆岩石圈演化与化学地球动力学,矿床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沉积学及油气地球化学几个方面。

会议进行了一天的大会学术交流和两天半的分会场学术交流。

大会学术交流中,与会的八位院士分别介绍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孙枢院士作了“活动论古地理研究进展”、於崇文院士作了“成矿系统的复杂性矿床在混沌边缘分形生长”、裴荣富院士作了“大型矿集区超巨量金属工业堆积与异常成矿”、张本仁院士作了“区域成岩成矿的地球化学分析”、贾承造院士作了“21世纪初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面临的地质理论问题”、翟裕生院士作了“构造转换与成矿”、谢先德院士作了“极端高压下矿物的相变特征及p-T历史研究”、刘嘉麒院士作了“贯穿地球各层圈的火山作用”等领域的大会学术报告。

   在分会场的学术交流中,这次会议改变了以往按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沉积学四大块的分组方式,而以专业委员会按照学术问题组织专题分会场的形式开展。会议共分为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组成及深部动力学、化学地球动力学、矿物岩石材料与环境矿物学、化学地球动力学、实验地球化学、沉积学(包括油气地球化学)、矿床地球化学、矿物包裹体与地质流体、环境地球化学、地表过程物质循环及其生态效应、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和工艺矿物学11个专题分会场,交流报告达240余个。

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组成及深部动力学分会场共进行了两天的学术交流,70余人参加。交流学术报告45个,其中包括12个主题报告和3个侯德封奖主题学术报告。主要涉及五个方面:中国东部岩石圈的形成、改造及演化;大火成岩省的时空分布规律及成因;中国各主要地体中火山作用与岩石圈活动的年代学证据;大陆下地壳的形成和改造;地球动力学和运动学。这些报告所涉及的领域,大多在学术上处于学科前沿,反映了我国在岩石圈组成与深部地球动力学方面取得的长足进展。会议报告后,主办该分会场的两个专业委员会还就学术交流、学会工作和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对今后开展学术交流尤其是国际学术交流(如2006年由我国主办的国际火山学和地球内部化学大会)、会议组织形式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矿物岩石材料与环境矿物学分会场进行了为期一天的交流,70余人参加,14人作了学术报告,其中包括4个主题学术报告和1个侯德封奖主题学术报告。这些报告报道了近年来矿物岩石材料和一些环境矿物材料的新成果和进展,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方法和技术,主要涉及矿物岩石材料的性能、结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环境矿物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等方面。有些成果是专利和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许多代表建议在下次会议上应设实验成果实物或新产品展示,以促进研究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化学地球动力学分会场进行了一天半的学术交流。交流学术报告32个,其中包括6个主题报告和1个侯德封奖主题学术报告。内容主要涉及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板块运动与地幔柱活动之间的时空关系等,具体包括下地壳拆沉与壳-幔相互作用、花岗岩成因与地幔柱效应、双岩浆岩带与洋壳俯冲、花岗岩成因与地壳物质演化、基性岩成因与壳-幔相互作用、变质岩形成条件与矿物反应机制、裂谷岩浆动力学效应,地球中水的存在形式及其地球化学作用,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如同位素示踪、独居石电子探针、新一代多接受器质谱分析等)。

实验地球化学分会场进行了半天的学术交流。会议交流报告7个,主要涉及矿物-溶液体系、熔体-流体体系、蒸气-溶液体系中矿物的溶解、元素分配;岩石成因,包括高Mg-钾质火山岩成因及玄武岩熔融残留相中金红石对高场强元素Nb、Ta分异的制约;高温高压下有机物中碳同位素分馏研究;构造差应力作用下的岩石变形及熔融作用;我国高温高压实验技术平台研究及其发展方向。会议报告后,与会代表还就该学科的发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开展实验技术的研制和搭建实验技术平台的一些建议。

沉积学分会场进行了两天的学术交流,近70人参加。交流学术报告32个,其中包括侯德封奖主题学术报告4个。会议围绕“中国沉积学如何走向创新”这一主题展开,涉及的主要热点议题包括盆地动力学、气候与环境、层序地层学、油气盆地沉积学及成藏、地球古环境、海洋沉积学、碳酸盐岩石学、成岩作用、天然气水合物等。会议展示了近年来的有关沉积学方面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特别是在现代海洋新沉积类型(如冷泉碳酸盐岩)、构造与气候环境效应的高分辨率沉积记录、高精度陆相层序地层、成藏化学动力学研究等方面的进展受到与会代表关注,并对存在问题和研究趋向进行了广泛讨论。

矿床地球化学分会场进行了一天的学术交流,50余人参加会议。交流报告16个,其中包括6个主题报告。会议主要围绕成矿理论研究与找矿方法实践紧密结合的主题进行,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包括华南加里东期成矿作用、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形成背景、过程和机制、分散元素成矿作用、硅质岩在金、硒、钡成矿中的重要作用、陆表热泉型锑矿成矿作用、峨眉山地幔柱成矿作用、碰撞造山型斑岩铜矿成矿机制、埃达克岩与铜、金成矿作用、与富碱侵入岩有关铜金矿床矿作用及成矿专属性、中太平洋富钴结壳以及铀、锰等重要矿产成矿预测理论、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矿物包裹体与地质流体分会场交流了8个学术报告,主要涉及成油成藏流体、金矿成矿流体、稀土成矿流体和超高压退变质流体。虽然该会场报告少,但却有近40人参与,会议讨论热烈。

环境地球化学分会场进行了一天半的交流。60多人参加,交流学术报告30个,其中主题学术报告10个,侯德封奖主题学术报告1个。会议主要就以下问题进行了交流:煤炭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环境中有害元素和化合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方面的研究;全球变化和环境污染的记录研究;以及环境地球化学理论、方法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环境地球化学在南极研究中的切入点。

地表过程、物质循环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会场进行了两天的学术交流。交流报告40个,其中主题学术报告7个,侯德封奖主题学术报告1个。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环境效应,重金属与天然有机质相互作用与环境效应,生态过程地球化学,流域湖泊系统物质水文(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四个方面。地表过程、物质循环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作为近年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这次会议上交流的成果代表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会场气氛热烈,交流了成果,活跃了思想,也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分会场共交流了5个学术报告,涉及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预选场址的深部地质环境、预选场址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特殊矿物材料——膨润缘奶匦浴⑺牡刂实厍蚧匦缘取7派湫苑衔锏刂蚀χ檬悄壳肮噬涎芯康娜鹊愫湍训恪0踩χ梅派湫苑衔锕叵档轿夜四芄ひ档目沙中⒄购突肪潮;ぁ8梅只岢∷淙唤涣鞯谋ǜ娌欢啵痉从沉宋夜谡庖涣煊虻难芯克剑赋隽宋夜谡庖涣煊虻姆⒄狗较颉?SPAN lang=EN-US>

   工艺矿物学分会场共有30余人参加会议,交流报告13个,主要涉及两大领域:矿物物理与矿物材料结构性能的相关性能,在矿物材料的合成、改性与表征的工艺、技术上的应用;矿物材料工程学的发展与工艺流程的改进。这些报告代表了国内工艺矿物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引起了与会代表的认真讨论。

 这次会议历时4天,共听取了八位院士的大会学术报告和11个分会场的200余个学术报告,这些成果充分反映了我国有关学科的研究进展。通过这些交流,可以看出这次会议的四大特点:1)具有很高的层次。8位院士以及20余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出席会议并作了会议学术报告。2)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参加会议正式注册的代表310余名,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高校、国土资源系统、石油、核工业、化工、海洋等系统的60多个单位;学术交流内容广泛,11个分会场交流的学术内容涉及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沉积学的各个方面;代表了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研究水平。3)成果显示度不断提高。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面向国际科学前沿,有许多新的发现,新成果、高水平论文不断涌现。4)学术气氛活跃。报告后提问深入,讨论热烈,有的甚至成了互动式的会场,充分体现了学术民主。

这次会议是我会第六届理事会决定每两年召开一次学术年会的第一次会议,也是我会加强学术建设,致力于提高学术交流质量的一次尝试,因此在会议组织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改革。通过这次会议,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以专业委员会为主组织专题学术交流的这种形式,是更科学和更能把握国际科学前沿的一种学术交流形式,也是与国际接轨的一种探索,值得肯定。会议总的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分会场设置在内容上的重叠和安排上的层次问题等,这需要在下次年会上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