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古地理及沉积学会议纪要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于2004年8月9~12日,在大庆油田召开。
与会人员来自中科院、高校、地矿系统、石油系统、煤炭系统、核工业系统和出版系统等42个单位,共242人。
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133篇,论文全文29篇,大会宣读论文31篇,分会宣读论文52篇。
与会人员中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22岁,其中40岁以下的147人(占60%),41~60岁的66人(占27%),61~70岁的21人(占9%),70岁以上的8人(占4%),可谓四世同堂。与会人员中院士、教授、研究员及教授级高工64人(占27%);副教授、副研究员及高工80人(占34%);工程师76人(占31%);在读研究生21人(占8%)。
会议开幕式由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郭万奎主持。大庆油田副总经理候启军致开幕词,热烈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学者,并介绍了大庆油田当前勘探和开发的大好形势。冯增昭教授作了题为“开拓者的业绩要继承发扬”的发言。
会议论文主要集中在古地理学、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地层学与古生态学、沉积盆地分析、沉积矿产资源、地球物理技术在沉积学及古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实验技术等8个方面。其中很多论文紧密结合油田的生产实际,尤其是结合大庆油田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实际。
以冯增昭、乔秀夫、吴根耀为代表的学术报告,对海相、陆相及造山带的古地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全国范围的定量岩相古地理图已经问世并且已对我国油气勘探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造山带古地理重建已提到议事日程。以田树刚、姚建新和姜剑虹为代表的学术报告,对地层学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和探讨,并指出了学科发展方向。以邓宏文、姜在兴为代表的学术报告,对层序地层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要从层序地层形成的背景、物源、湖盆类型等方面整体地进行研究,提出层序地层构成的自相似性特征。以周兴熙、赵霞飞、朱筱敏为代表的学术报告,探讨了各类沉积古环境的油气地质意义,指出沉积古环境受控于构造、气候等各种因素,恢复古地理可以为各类矿产勘探提供有力依据。以冯志强、任延广为代表的学术论文,反映了大庆油田的勘探和开发工作十分重视古地理学和沉积学的指导作用和应用,其研究成果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在针对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当前热点问题的专题讨论中,会议敢于公开提出争论。如“活动论”的古地理图与“固定论”的古地理图的优劣。又如层序地层学与地层学和沉积学的关系及异同。当然这些观点和争论都是各抒已见的,不强加于人的,不作结论的和应当继续争鸣下去的。这是一个破冰信号,希“双百”方针能在我国古地理学和沉积学学科领域中积极地贯彻下去。
本次会议有3个最主要的特点,即:(1)到会人数多,老专家多,中青年专家实力强,四世同堂,人丁兴旺;(2)论文质量相当高,且有前沿性,论文密切结合生产实践;(3)学术气氛浓,讨论热烈,学术平等,敢于争鸣。这3个最主要的特点正反映我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的旺盛的生命力。
会议还评选出了10篇青年优秀论文,并向青年优秀论文作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品。
会后还对五大莲池和哈尔滨鸟河剖面进行了地质考察。
本届会议是我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科领域的一次盛会。
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将由长庆油田和西北大学承办,将于2006年在西安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