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庆:以勤奋和执着追求学术卓越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熊庆教授,荣获第18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
熊庆主要围绕“岩石圈地幔形成与演化过程”“板块汇聚碰撞动力学机制”“俯冲带深部壳-幔相互作用与浅部资源环境响应”三大科学问题,开展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大陆和大洋岩石圈地幔形成演化、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在学生眼里,熊庆教授亦师亦友。他是首届地大百人计划入选者,也是学生心中的治学榜样。
在野外和实验室的两个课堂育人
回国任教以来,熊庆始终坚持以“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新型地学人才”为教育理念,做到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立学。
作为党员,熊庆着力培养学生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在教育方式上,他更倾向于“国际化小班教学”方式,采用“一对一”和“一对多”重点交流讨论的全英文授课模式,强调学生对经典文献的阅读成效,开展学术报告制,重点培养学生在野外认知岩石以及在室内鉴别岩石的能力。地球科学学院国际菁英班(010172班)班长彭雅莹同学说:“熊老师善于将晦涩难懂的概念和理论用通俗的语言讲给大家,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地质学是一门以认知自然为目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熊庆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深入野外和实验室,在实践中育人”的理念,几乎每年都会带领研究生和本科生前往青藏高原等艰苦区域开展野外工作,培养学生主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地球科学和地球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本领。
熊庆(右二)在野外开展地质研究
受熊庆老师影响,他指导的曹思宜、李镒聪和薛龙飞三位本科生分别入选该校2018 年、2019 年和2020 年“高徒计划”优秀人才培养梯队,曹思宜同学获得该校2020 年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现已被保送攻读该校2020级硕博连读研究生。指导的孙浩钦同学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被保送攻读直博研究生。指导的朱嘉宁和李睿同学成绩优异,获保研资格,被推荐至中科院不同的研究所继续深造。
在优秀的团队中提升自己
对地质学的兴趣始于中学时对地球的好奇,这段探索与求真之路已持续了二十年。对于一直牢记“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的熊庆来说,其中艰辛自不必说。
读书时,他恨不得课余时间全呆在图书馆、自习室和研究生办公室。工作后,节假日对他来说也是工作日。一心扑在教学和科研上的他,围绕大洋和大陆岩石圈地幔的形成与演化这一主题,选择青藏高原南、北部分别代表大洋和大陆岩石圈地幔的地质体橄榄岩等,在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在繁重的科研工作之余,熊庆长期担任几家学术期刊的审稿人,他专业的工作态度,受到同行的肯定。
谈起自己的经历,熊庆总是笑称很幸运,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都遇到了好的团队和良师益友。郑建平教授是熊庆科研生涯的启蒙者,也是他的本、硕、博导师。熊庆从2007年的本科生实习,到保研并进行硕-博连读的学习和科研,再到远赴澳大利亚留学,这一切都离不开郑老师的指导和付出。不仅在学业上、科研上,还是生活上,郑老师都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心和鼓励。郑老师时常告诉学生,要“踏实做事、认真做人”,这句话一直烙在熊庆的心底。
熊庆在澳大利亚留学和工作的六年中,受到导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助推他的专业研究不断提升。熊庆回国后,加入了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大家庭,在郑建平教授负责的岩石圈演化研究团队中,熊庆主要开展造山带地幔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
目前,熊庆在积极组建造山带地幔岩石研究小组,搭建一个面向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的、从宏观到微观系统观察分析实验室,依托该校“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优势学科以及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优秀科研平台,力争为国家培养更多亟需的优秀青年地学人才,并在地球深部岩石圈物质组成和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方面,取得更多创新性成果。(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通讯员许南茜、毛国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