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第十九期地球化学空中会议
2020年9月6日上午10:00,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参与主办的第十九期地球化学空中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会议以“海·气”为主题,邀请美国雪城大学的陆尊礼副教授和美国德州A&M大学的张一歌助理教授主讲,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樊海峰研究员和南京大学李伟教授分别担纲主持人。本次会议是自开办以来首次使用腾讯会议平台,吸引近1000位海内外学生学者在线参会,其中腾讯平台在线人数近200人,蔻享学术平台累积点击量约750人次。
陆尊礼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紫眼识氧与指标烹调”,其核心是用I/Ca比值来反应大气海洋中氧的含量变化。陆尊礼副教授首先简单介绍了碘的氧化还原特性和I/Ca指标的基本概念。然后采用整个地质历史I/Ca的记录来反演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表层海水从太古代无氧到大氧化事件变成有氧;从中元古代到新元古代,碘反映的海水氧含量跟经典模型的大致相同,但是也存在一些差异。随后,他着重介绍了显生宙大气上层海水底层海水含氧量各自的演化及其与海洋生物进化的关系。此外,报告还介绍了I/Ca在短时间尺度环境突变的应用,并以古生代生物灭绝和PETM天然气水合物喷发为例进行阐述,以及在冰期间-冰期使用I/Ca的范例。报告最后,陆尊礼副教授还跟与会者分享了近十年开发推广原创性指标的心路历程。
张一歌助理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海藻的碳同位素分馏与新生代的大气CO2”。海洋里的浮游植物,如颗石藻,由光合作用造成的碳同位素分馏,一定程度上受控于海水中溶解CO2的含量。因此,保存在沉积物中的颗石藻的生物标志物Alkenone的单分子同位素,就可以被用来恢复地质历史上大气CO2的含量。作为经典的重建大气CO2含量的方法,Alkenone方法被广泛应用,如曾经帮助我们对新生代CO2的演化获得重要认识。但是,近年来,在晚第四纪对Alkenone方法进行验证后却发现,这个方法得到的CO2和冰芯的记录有很大的出入。张一歌和他的合作者的工作重新检视了Alkenone方法,为计算CO2时的重要参数、藻类的生理学效应’b‘,提供了新的思路。修正过后的Alkenone方法在晚第四纪获得了与冰芯可以比较的结果,并且正在被应用于重新认识新生代以来的大气CO2含量的演化。
两位老师的报告不仅展示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还分享了各自在求学、求知路上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他们不畏艰难、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共鸣。
(青工委 朱经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