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期青年矿床网络论坛
第十期青年矿床网络论坛有幸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黄小文研究员以及北京科技大学的钟日晨副教授作学术报告。参会人数达到360余人。
黄小文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磁铁矿微区成分:矿床应用和主要挑战”。该报告基于黄小文研究员近年来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围绕磁铁矿微区成分分析在矿床学应用的科学问题,详细阐明了磁铁矿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结合先进的微区测试技术,强调了磁铁矿的化学组成对矿化类型和找矿勘查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其次,通过系统的研究,黄小文研究员详细分析和总结了磁铁矿成分相关的已有矿床类型判别图解的局限性,并且基于机器学习方法PLS-DA建立了全新的、可选择的矿床亚类型/蚀变类型图解。通过上述内容的综合分析,黄小文研究员得出两个重要结论:(1)磁铁矿微量元素组成控制因素之多,变化之大,有利于探讨不同的成矿过程,但用于源区(如矿化类型)判别时需谨慎,必须结合宏观地质现象和显微矿物结构;(2)大数据与机器学习方法(人工智能)和矿物(不局限于磁铁矿)微量元素的结合,在矿化/蚀变类型判别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将助力找矿勘查研究。最后黄小文研究员也提出了这一研究方向中有待解决的若干个科学问题和面临的主要挑战。
钟日晨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硫酸盐的‘异常’行为与稀土成矿”。该报告基于其所在研究团队近年来在岩浆碳酸岩相关的稀土矿床方面的研究成果,围绕稀土元素在成矿流体中的迁移形式这一重要科学问题,针对天然样品中存在富含硫酸盐的成矿流体这一现象,进行了实验模拟和理论研究。钟教授首先通过采用水热金刚石压腔技术进行实验模拟,考察了硫酸盐在高温下石英饱和的成矿流体中的溶解能力;其次通过结合实验模拟以及热力学的研究,分析了富硫酸盐的热液流体迁移稀土元素的能力。最后,钟教授总结提出:1.石英的存在可以显著改变硫酸盐-水体系的高温行为;2.硫酸盐在高温地壳流体(SiO2饱和)中具有很高的溶解度;3.硫酸根可能是稀土热液迁移的主要配体。
两位老师的报告十分精彩,这些研究均通过采用前沿的测试方法/分析技术解决重要的科学问题。报告结束后两位老师均认真地回答了大家关注的问题,让大家受益匪浅。
(青年工作委员会 杨炎申,李健和颉炜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