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期青年矿床论坛(网络)召开

  

  由我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参与主办的第九期青年矿床论坛2020年6月6日以网络会议形式召开。两位主讲人分别为来自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的常兆山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舒启海副教授,主持人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杨志明研究员。网络会议现场反响热烈,参会人数一度达500余人。 

  常兆山教授的报告题目为“Metal associations and zonation: what we can learn from skarns from China”。该报告基于常教授近年来统计的我国境内386个矽卡岩型矿床,围绕矽卡岩型矿床中成矿岩体的成矿专属性以及金属矿化分带两个科学问题展开报道,详细地总结了中国矽卡岩型矿床中CuFeMoAuWSnPb以及Zn等重要成矿金属的组合特征,发现这些金属成矿组合存在非常好的规律性。针对这一规律性,常教授进一步通过对比国外矽卡岩型矿床的研究,系统阐明这些成矿金属在矽卡岩型矿床中共/伴生或是不共存的原因,总结提出成矿岩体的氧化还原状态分异演化程度以及矿体距离成矿岩体的远近共同控制着成矿金属的富集。最后,常教授以辩证的思维强调虽然自己总结的新模型出自于众多矽卡岩型矿床研究的凝聚,适用于绝大多数的矽卡岩型矿床,但不可以解释所有的矽卡岩型矿床,针对具体矿床还需要具体对待。 

  舒启海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矽卡岩型矿床:流体成矿”。该报告基于舒启海副教授近年来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围绕流体演化/成矿的科学问题,详细阐明了矽卡岩型矿床成矿过程中岩浆-热液流体与矿化的关系,通过流体包裹体研究,强调了流体包裹体是研究成矿流体最直接的绝佳对象,其成分分析对矽卡岩矿床成矿流体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系统的研究,舒启海副教授总结并提出了成矿流体研究所能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示踪流体的来源;(2)成矿机制的研究(流体演化及矿质沉淀);(3)成矿潜力评价。最后,舒启海副教授也提出了这一研究方向中有待解决的若干个科学问题。 

  两个报告均十分精彩,不仅具有前瞻性,还极具深度,对于理论研究及找矿勘查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报告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们踊跃提问,两位老师均仔细回答了大家所关注的问题,让大家受益匪浅。 

    

  (青年工作委员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