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在南昌隆重召开

  

129-12日,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在江西南昌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27家单位发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和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共同承办。  

大会现场 

“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系列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自举办以来已先后在贵阳、广州、海口、成都、昆明、桂林、长沙召开了7次。每次会议都得到全国同行的积极响应。这次在南昌召开的“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于1210日上午隆重开幕。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毛景文院士主持会议开幕式,学会理事长、会议组织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胡瑞忠研究员致开幕词,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侯克常和东华理工大学校长柳和生教授致欢迎词;大会指导委员会主任翟裕生院士和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陈毓川院士先后在开幕式上讲话。来自全国地学科研院所、高校、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等60余家单位的近10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毛景文院士主持会议开幕式  

 

    

      大会组委会主任胡瑞忠所长致开幕词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侯克常副厅长致欢迎词

 

 东华理工大学校长柳和生教授致欢迎词

大会指导委员会主任翟裕生院士讲话

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陈毓川院士讲话

翟明国院士做大会学术报告

侯增谦院士做大会学术报告

 会议特邀翟裕生院士、陈毓川院士、翟明国院士、毛景文院士、侯增谦院士、聂逢君教授、陈华勇研究员、王学求教授级高工、孙卫东研究员、杨进辉研究员、宋谢炎研究员、赵新福教授和李伟强教授分别做了题为《深部找矿研究:目标、方法和实例》、《浅论矿床分类》、《科学前沿解读:前寒武纪地质演化》、《中国钨锡矿床成矿规律和成矿背景》、《大陆碰撞成矿作用—以特提斯为例》、《北方砂岩型铀矿成矿与找矿》、《盆地闭合过程与铁铜金复合成矿》、《穿透性地球化学理论和进展》、《太平洋板块俯冲与成矿》、《华北克拉通成矿系统的深部过程与成矿机理》、《我国岩浆硫化物矿床的特点及找矿潜力》、《IOCG 矿床:概念的提出、演变和成因争论》和《条代状铁建造(BIF)研究进展》的大会报告。这些报告既有地球科学的前沿研究,也有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的总结和最新进展,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11-12日进行了学术讨论。学术讨论会设置了18个专题,分别为《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与找矿勘查》、《岩浆矿床成矿作用与找矿勘查》、《华南大规模低温成矿作用与找矿勘查》、《分散、稀有、稀土元素及铀成矿作用与找矿勘查》、《喜马拉雅特提斯成矿域成矿作用与找矿勘查》、《中亚造山带古生代成矿作用与找矿勘查》、《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地质流体与成矿》、《成矿作用的理论和实验模拟》、《成矿作用示踪及成矿年代学》、《现代海底成矿与找矿》、《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矿山环境》、《区域找矿理论和方法》、《危机矿山典型矿床成矿规律和找矿预测研究》、《矿田构造物理化学研究与找矿勘查》、《境外重要成矿区带和典型矿床成矿理论和找矿技术方法》、《金属元素稳定同位素在矿床研究中的应用》和《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及应用》,375位代表作了口头学术报告。会议交流讨论面广、内容丰富、气氛热烈,为我国矿产资源领域科技工作者交流成果、促进学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鼓励优秀人才茁壮成长,推动我国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后备人才的培养,本次会议设立了优秀学生报告奖,共评选出33个优秀学生报告。 (会议组委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