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学专业委员会成功举办第五届国际沉积学会暑期学校
国际沉积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Sedimentologists,IAS)每两年举办一届暑期学校,为全世界范围内优秀的博士研究生提供学习沉积学基础理论和野外实习的平台。此前的暑期学校均由欧洲国家承办。第五届国际沉积地质学暑期学校为首次在欧洲以外的国家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联合承办。来自英国、加拿大、瑞士、比利时、捷克、智利、阿根廷、澳大利亚、印度和中国10个国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4名优秀博士研究生参与。
此次暑期学校于9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集中授课,9月25~29日赴河北省滦平县进行野外实习与考察。活动以中国特有的湖相沉积、古气候与古环境演变为主题。
在22日的开幕式上,由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林畅松教授致开幕词;我会副理事长、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邹才能副院长回顾了中国陆相油气发展的历程,指出深水油气勘探或将成为研究新的热点。国际沉积学会前主席、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Judith A. McKenzie教授介绍了最新的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 (IODP) “DREAM(DEEP-SEA RECORD OF MEDITERRANEAN MESSINIAN EVENTS)”计划。该计划致力于探索Messinian Salinity Crisis (MSC)盐岩构造与流体,深部地层与爱奥尼亚海地壳钻探,深部生物圈、腐殖土及红海等涉及的重要的科学问题。
集中授课阶段,ETH 的Judith A. McKenzie教授和Helmut Weissert教授分别讲授了微生物碳酸盐岩、重碳酸根和碳酸根的热力学平衡、白云岩问题以及碳循环、白垩纪气候等方面的内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金振奎教授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邵龙义教授分别讲授了湖相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和中国聚煤区域、聚煤阶段、聚煤模式等内容。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陈代钊研究员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罗平教授分别讲授了古生代重大转折期地质圈层和生物圈层的协同演化以及滦平湖相沉积的野外剖面特征。
在滦平盆地,罗平教授组织带领了包括:兴洲河剖面的3个冲积扇亚相、大刁屯盆地南部K/J界线、环城公路湖相沉积、火车站东湖心沉积、东营盆地北部细粒沉积和K/Prt界线、桑园扇三角洲前缘、骡子沟门前缘前积结构、小营碎屑流沉积、西杨树沟门湖心浅水沉积、平坊铁道旁恐龙脚印、承德僧冠岩公园辫状河沉积、曲流河沉积等众多典型的野外露头现象。
活动期间,学员们就自己的研究课题做了20分钟的学术报告,由暑期学校老师给予悉心指导。
第五届国际沉积学会暑期学校在中国圆满成功的举办,不但为更多的中国沉积学的博士生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与国内外一流沉积学家学习理论基础和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更为沉积学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暑期学校的老师们鼓舞新一代学子要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坚决抵制浮躁和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潜心科研,坐得住板凳,不断攀登科学高峰,勇于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此届暑期学校的成功举办,对于推动我国沉积学研究、提升我国在国际沉积学领域的影响将有积极的作用。
(沉积学专业委员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