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第13届学术年会在广州成功召开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主办的第13届学术年会于2011469日在广州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承办,广东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广东省地质学会协助。来自国内外158个单位的近8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8名院士,28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广东省副省长宋海先生莅临大会作了重要讲话。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我会往届学术年会主题“矿物岩石地球化学新进展”的延续,体现了有关学科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蓬勃发展的生机;会议所收到的论文数量和内容也正体现了这一点: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562篇,并以《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增刊形式出版;会上交流研究报告355个,展示报告55个;会议以大会学术报告、分会场学术报告和展板的方式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大会报告以特邀报告的形式向与会者传达了资源环境及相关学科的重大科学问题的最新信息。无论是丁仲礼院士的气候变化背后的利益博弈报告、欧阳自远院士的火星探测的主要科学问题报告,还是陈勇研究员的中国至2050年能源科技发展路线图报告、日本地球化学学会会长Ebihara 教授的“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rain samples recovered by the Haybusa spacecraft”报告,以及陈鸣研究员的岫岩陨石坑的撞击证据报告,都全面地反映了近年来我会所属学科在科学前沿领域的突出进展和为应对国家发展面临的重大需求和挑战的重要科学问题的研究成果;毫无疑问,这些报告都引起了巨大反响。

会议设置的15个专题分会场更是全面展示了全国广大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的科研、教学和生产人员在诸多领域所取得的重大进展,这些领域包括:深俯冲地壳的化学变化与差异折返,大陆岩石圈、成岩成矿机理的实验与计算地球化学,流体地球化学行为,矿床地球化学,矿物科学与工程,石油、天然气藏成藏过程,煤层气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环境污染及其控制原理与技术,以及海底沉积过程、资源形成与环境变化,非传统同位素的理论、稳定同位素技术,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新方法,沉积地球化学等领域;这些成果充分反映了我国近年来一些重要的研究进展。如深俯冲及折返过程的熔体活动和元素迁移,壳幔相互作用机制的多元同位素制约,加厚下地壳熔体的识别及俯冲带流体活动;我国大陆火山活动规律,峨嵋大火成岩省研究,岩石圈地幔岩石学特征与水含量关系,陆壳重熔和演化,鲁西新生代平行火山岩链的发现和成因探讨;富硅熔体-橄榄岩反应机理的实验研究;富集与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机理研究,我国典型重要矿床的特征与成矿机制的研究等等。分会场的另一特点是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换意见,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学术联系的渠道。

开幕式上还隆重举行了第13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的颁奖仪式。10位获奖人在各自岗位上做出的突出成绩是我国青年地学科学工作者的优秀代表,反映了我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事业蓬勃发展、后继有人的大好形势,表明我会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提携青年的奖励机制,方向是正确的,成效是显著的,应当继续努力,发扬光大。

本届年会既继承了我会历届学术年会的学术气氛浓厚,学术交流内容集中于国际国内学科前沿领域,以及学术交流充分,科学问题突出的特点,又创下了与会人数的新高,显示了当地兄弟单位和学术组织的宝贵支持;稳定同位素技术与应用专题作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的安排,表明了我国地球化学研究正在走向国际学术讲坛的态势。

三天的会议完成了有关学术交流的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多个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这对推动我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事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愿我们的学术交流渠道畅通而讲究实效,学术成果丰硕而富有创造力,全面实践学术团体的历史使命。

 

 

我会第13届学术年会隆重开幕

 宋海副省长、丁仲礼副院长等出席会议开幕式

 宋海副省长致辞

 副理事长郑永飞院士主持开幕式 

 胡瑞忠副理事长主持大会报告

 刘丛强理事长致开幕辞

 徐义刚副理事长致欢迎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