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评选公告

  

2006年6月15日,在第五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评选委员会在贵阳召开了第11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评审会。受评选委员会主任刘丛强的委托,会议由谢先德委员主持。会议按照“实施办法”规定的程序完成了评选。

本次共评选出10名获奖人,经公示无异议,评选结果生效。评选结果现公告如下(以姓氏拼音为序)。

蔡春芳 男, 1966年3月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请奖项目:油气藏中热化学和微生物硫酸盐还原作用。

获奖人主要学术成就有:1)以川东嘉陵江组、飞仙关组气藏、长庆气田奥陶系气藏和塔里木盆地塔中下古生界为例,研究了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TSR)发生的温度、位置、硫同位素分馏效应和对烃类化学和碳同位素的影响。给出证据显示,甲烷参与了TSR,从而改变了d13C; 2)认为和田河气田C/O不整合面附近气藏发生了细菌硫酸盐还原作用,提出了硫酸盐还原细菌(SRB)消耗了甲烷;3)在东胜侏罗系砂岩型铀矿床中发现了铀石化的“微化石”与细菌成因的黄铁矿、生物降解过的石油烃及轻碳同位素的方解石紧密共生,认为可能是SRB将油气氧化、硫酸盐还原的同时,将六价铀还原、铀石发生沉淀而形成矿床。

刘勇胜男,1971年6月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请奖项目:华北克拉通地幔橄榄岩熔(流)体

获奖人主要学术成就有:1)大陆地壳的成因模型研究:通过对华北克拉通地区石榴辉石岩/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复合地幔包体和与之伴生的高Mg#麻粒岩包体的研究,建立了硅质熔体与地幔橄榄岩反应后通过底侵作用形成高Mg#下地壳的陆壳成因模型。该模型是对Kelemen(1995)模式的补充和验证。2)对华北克拉通大陆下地壳的组成与演化研究:通过对华北克拉通北缘(河北汉诺坝)下地壳包体的研究,揭示出该地区下地壳具有比全球大陆下地壳模型演化程度更高的、总体组成为中性的特征,为华北克拉通的壳-幔交换作用研究提供了基本地球化学制约。同时第一次提供了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是由岩浆底侵作用带来的大量热引起的直接证据。

刘耘 男,1968年11月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请奖项目:计算量子矿物学研究

获奖人主要学术成就有:1)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解释了一些含挥发分复杂熔体体系中的物种的情况,特别是对核磁共振计算方法的改进,使鉴别复杂熔体中的物质形态成为可能。2)开展了稳定同位素分馏的量子化学从头计算,该基于Urey模型的方法可以对除氢元素以外的几乎所有稳定同位素分馏进行精确的计算,其中对硼同位素的一个重要体系的分馏系数的计算,修正了前人的计算结果,使从事古气候研究的人员能够获得更为准确的古海水pH值数据。3)进行了橄榄石溶解的量子化学计算,解释了橄榄石溶解的分子机理,为研究矿物溶解机理找到了一个新的途径。

孙卫东 男,1966年12月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请奖项目:元素在板块俯冲过程中的地球化学性质

获奖人主要学术成就有:1)与国外学者合作系统研究了在大洋拉斑玄武质岩和弧后盆地玄武岩岩浆过程中铼的地球化学性质,指出岩浆中的硫的饱和与否对铼在岩浆演化过程中不相容性有重要影响,并估计了在亏损地幔中铼与钼的平均丰度;证明了在岛弧等富含挥发分岩浆的喷发过程中铼具有很强的挥发性,修正了地壳中铼的丰度,为正确认识铼-锇同位素体系和应用该体系研究壳-幔分异和地壳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约束条件;发现在板块俯冲过程中铼具有很强的活动性。2)与国外学者合作初步研究了在岛弧火山岩演化分异过程中金的地球化学行为,发现在基性岛弧火山岩浆中,当硫化物不饱和时,金行为与重稀土相似,为中度不相容元素,修正了前人有关金是相容元素的认识;发现钛磁铁矿结晶时由于氧逸度降低,岛弧岩浆中的Au和Cu大量进入流体相,形成成矿流体。

庹先国 男,1966年1月生,成都理工大学教授,博士;请奖项目:地学核分析与检测理论、仪器开发与应用

获奖人主要学术成就有:1)开发了“低能X光管,同位素双激发”装置及配套高压电源,解决了大量色散X荧光分析(EDXRF)在各种环境下开展多元素分析的关键技术。2)提出了复杂基体样品的自动分类和非线性动态预测模型,温度校正模型,核勘查数据的小波分析模型等关键技术,提高了EDXRF分析复杂样品的能力,显著降低了EDXRF基体效应的影响,扩展了EDXRF的分析领域。3)开发了“寻峰比较的稳谱技术”和神经网络解谱技术。保证了系列核分析、检测仪器的工作稳定性和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在现有遥测器条件下,提高了测量元素的数量和分析精度。4)研制了分亚盒式取样器、混均缩分取样器和自动制样遥测系统,解决了在线、载流分析的取样和制样的关键技术。

王勤 女,1974年9月生,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讲师,博士;请奖项目:多相岩石的地震波性质及地质意义

获奖人主要学术成就有:1)参与收集整理40余年来所有发表的岩石波速和各向异性数据,建立了岩石地震波性质数据库,作为第二作者,在蒙特利尔工学院国际出版社出版《Handbook of Seismic Properties of Minerals, Rocks and Ores》。2)参与广义混合率的研究,首次将各种频率下多相材料和岩石的弹性性质、地震波速及流变力学特征统一到一个广义混合率中,为研究地壳和地幔流变学、地球的地震波速-成分模式,以及工业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理论框架。3)测量了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岩在高压下的地震波速,根据岩石物性区分出三类榴辉岩,提出了一个新的经验公式描述低压下岩石波速随压力的非线性增长,对俯冲带和大陆碰撞造山带的地震观测结果进行定量解释,建立了大别-苏鲁造山带地壳成分模型并检验了陆壳物质深俯冲与快速折返模式。

王岳军 男,1969年8月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请奖项目:华北内陆及南缘典型地区早白垩世中基性岩的年代学与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获奖人主要学术成就有:1) 华北内陆早白垩世太行山南段辉长岩与济南辉长岩具EM1型地球化学特征;而华北陆块南缘北淮阳和北大别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具EM2型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华北内陆早白垩世火山岩的形成可能与早期受俯冲富SiO2流体交代改造的辉石脉状岩石圈地幔有关, 而南缘的同期火山岩形成与俯冲扬子下地壳物质的加入关系密切;证实了华北与扬子陆块俯冲/碰撞的地表缝合线与深部岩石圈边界的失耦性。3)厘定了华南中生代扬子、华夏岩石圈地幔属性及其时空演变规律,以郴州-临武断裂为界,西侧镁质岩石源自170 Ma的EM1+OIB型向80~90 Ma的OIB型演化,而东侧镁质岩石自EM1型演变为OIB型。4)获得了华北中部带1765~1781 Ma基性岩墙群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其起源与俯冲流体改造而成的岩石圈地幔有关,并从变形构造分析约束了华北陆块东、西块体间的早元古代俯冲/碰撞作用,为深入理解华北克拉通1800 Ma事件和早前寒武纪地质演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杨进辉 男,1971年5月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请奖项目:华北东部晚中生代岩浆作用与壳幔演化

获奖人主要学术成就有:1)通过测试I、A型花岗岩及镁铁质包体的锆石原位微区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结合传统的地球化学方法,提出胶东、辽东半岛早白垩世花岗岩形成于一个复杂的壳、幔岩浆混合过程,并确认了软流圈地幔参与花岗岩的成岩作用。2)华北东部早白垩世岩石圈地幔存在化学不均一性,以含角闪石、金云母辉石脉的方辉橄榄岩为主;这种富集的岩石圈地幔的形成与多期来自软流圈和古俯冲大洋板片的流体/熔体的交代作用有关。3)结合中生代以来的岩浆作用、区域构造年代学等资料,提出了胶东、辽东半岛大面积的早白垩世岩浆活动形成于伸展背景之下,是华北东部晚中生代岩石圈减薄、壳幔相互作用以及地壳伸展的产物;并认为幔源岩浆的底侵是造成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原因,幔源岩浆不仅提供了热量,而且参与了花岗岩的成岩作用。

袁鹏 男,1975年10月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请奖项目:硅藻质二氧化硅表面功能基的活性及其调控

获奖人主要学术成就有:1)查明了硅藻质二氧化硅表面功能基的类型、分布及其表面反应性的来源与机制,建立了表面功能基在热处理条件下的变化模式,发现了硅藻质二氧化硅独特的(SiO)3-环结构,为其表面羟基结构的定量计算,其表面固体酸性、负载活性及吸附性的调控,及其相关应用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2)查明了硅藻质二氧化硅表面硅烷化反应的机制,特别是不同类型表面羟基及吸附水在硅烷化反应中的作用,为相关的表面改性处理提供了重要依据。3)提出了具有特殊性质的新型层离型介孔结构在无机柱撑蒙脱石中的存在与形成机制。

赵子福 男,1973年1月生,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请奖项目:同位素体系理论模式及其岩石学应用

获奖人主要学术成就有:1) 应用增量方法首次对不同成分的岩浆岩之间及其与流体(H2O或CO2)之间的氧同位素分馏系数进行了定量计算,为定量确定水-岩交换历史和各种岩浆岩的氧同位素地质测温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2) 通过对大别山中生代岩浆岩的系统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发现了大陆板块俯冲物质再循环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首次提出了大别造山带碰撞后岩浆岩的形成是碰撞加厚岩石圈自身部分熔融的结果。3) 将元素扩散和同位素分馏理论应用于实际地质体系,首次应用矿物之间氧同位素分馏定量制约侵入岩同位素定年体系服从扩散交换机制。4)首次测定了中国东南部显生宙花岗岩及其磷灰石的全碳含量和同位素组成,发现碳含量和同位素组成分别成对数正态分布和双峰正态分布,反映了不同含碳储库的地球化学混合。

以上十名获奖者在评选委员会认真评审、讨论后,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全部获奖者均符合本奖的奖掖条件,产生过程符合本奖“实施办法”所规定的程序。

本奖的评选工作始终遵循办奖宗旨,遵循“实施办法”所规定的公平、公正和鼓励创新的原则,为促进优秀人才的成长作出努力。

本奖始于1983年,由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现任名誉理事长涂光炽院士提议而设立。经过三年的筹备工作,1986年举办首次评选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2002年经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审批,进入社会力量办奖序列。此前获奖的59名从事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大多已成为我国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科研、教学和生产的骨干,成为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促进了我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事业的发展。

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为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推动学科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赞赏与支持。我们将继续作出努力,实践社会团体协助党与政府发展科学事业、促进出成果出人才的办奖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