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侯德封奖评选公告

  

1998年6月6日,在我会第三届侯德封奖评选委员会主任委员欧阳自远院士的主持下,顺利进行了第七届侯德封奖的评选。现将评选结果公告如下。

本届侯德封奖共有6人分别获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奖。现将他们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公布如下:

廖立兵,男,1963年5月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

在我国首先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矿物及煤的表面结构,获得了一系列矿物表面的原子结构图象,观察到了辉钼矿、方铅矿、赤铁矿、黄铁矿、黝锡矿、自然金、方解石、单斜铜泡石、长石、石墨化煤、无烟煤等物质表面的原子排列;首次在大气条件下观察到了自然金晶面的表面重构现象和辉锑锡铅矿、单斜铜泡石的调制结构现象,有关黝锡矿、自然金、单斜铜泡石、石墨化煤、无烟煤的实验结果在国际上为首次获得。此外,自行设计了一套用交流电化学腐蚀制备隧道电流型原子力显微镜微悬臂的装置,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在对材料表面微形貌SPE定量表征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软件,这在国内尚属首次。这方面的研究扩大了矿物学的研究范围,使矿物学研究深入到更多的学科领域。

王世杰,男,1966年2月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利用实验室组装的高压差热分析技术,模拟自然温压和空隙水盐度条件,研究了钙蒙脱石层间水的稳定性,获得的成果包括:水逸度是控制钙蒙脱石脱水作用的唯一因素;钙蒙脱石层间水具有双层结构,两者具有不同的化学键强度,以热焓值表示;钙蒙脱石的脱水作用分两级进行,脱水温度随水压的增加向高温区移动,当水压超过水的临界点,脱水温度随水压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变缓;在钙蒙脱石-水体系中,在相同压力下加入盐分可降低钙蒙脱石层间水的脱水温度,降低的量在0—11.26 mol/L CaCl2-H2O 流体浓度范围内同盐的加入量呈正比;在国际上首次给出了不同温度下CaCl2-H2O 体系的水逸度系数值;确定了不同热力学条件下钙蒙脱石稳定存在的P-T相图,并认为在沉积埋藏条件下其层间结构是不稳定的,将产生脱水作用;提出了压力和盐度影响钙蒙脱石层间脱水作用的热力学计算模式。上述成果已在Geochim. Cosmochim.Acta 杂志上发表。该成果不仅是对粘土矿物层间水结构及其稳定性性质的创造性认识,而且在油气勘探、开采、生油理论、放射性废物处理和地震带中平移断层的稳定性评价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徐义刚,男,1966年10月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运用地幔流变学、岩石学、元素扩散动力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法,探讨了伊通新生带玄武岩中具糜棱结构的橄榄岩包体所经历的构造热演化和动力学,证实了上地幔韧性剪切带的存在;应用电子、离子探针和激光氟化释氧技术,揭示出伊通地幔韧性剪切带所处的热、化学不平衡状态,并发现了橄榄岩包体中矿物颗粒间的氧同位素不平衡现象,为地幔剪切变形和交代作用提供了时间约束。对伊通地区异剥橄榄岩中的富钾硅酸盐玻璃体进行了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这是地幔交代流体与橄榄岩反应后的残余熔体,而异剥橄榄岩则是二辉橄榄岩和深部流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机制有别于文献中强调的形成方辉橄榄岩的形成机制,是对上地幔熔体—岩石反应机制的重要补充;根据吉林汪清尖晶石相橄榄岩的岩石学、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从时间角度论证了研究区上地幔所经历的复杂演化历史。根据包体结构、平衡温度、主元素亏损程度和不相容元素富集程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上地幔底辟上升和热扩散平衡的动力学模式,阐明了不同结构类型包体在底辟体中的空间展布及其对交代流体性质的控制。这一成果为华北自中生代以来发生的大规模热侵蚀-减薄机制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动力学模式。

上述成果发表在国际地学核心刊物Tectonophysics, Chemical Geology, J.Petrology, Contribution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上。

朱永峰,男,1965年2月生,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副教授

在对长英质液态不混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的同时,也对硅酸盐熔体结构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有关花岗岩-KBF4-NaMoO4 体系的高温常压淬火实验表明,均一的长英质岩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液态分异,转化为不混溶的液体-硅酸盐熔体和富集成矿元素及挥发分的熔体-流体,熔体-流体可再次分异成富含矿物质的熔体和水流体,导致成矿和围岩蚀变。这一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利用红外光谱等方法研究了熔体中挥发组分的存在状态,探讨了水与硅酸盐熔体相互作用的机理,以熔体结构理论为基础推导了NaAlSi3O8熔体的粘度计算方法,撰写了《硅酸盐熔体结构学》专著。

邱华宁,男,1963年3月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与课题组一起研制了全金属超高真空冷击装置(真空度达10-4 mPa),创建了真空冷击提取流体包裹体实验技术。并先后成功地测定了滇西泸水钨锡矿床、上芒岗金矿床、两河金矿床、粤西高凤金矿床和滇中东川铜矿床的成矿年龄,这些成果在国外重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在研究云南东川铜矿床时,利用该技术测定的40Ar-39Ar 年龄和Pb-Pb等时线年龄确定了东川铜矿床形成于800—700 Ma ,为课题组所提出的华南晋宁期成矿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其所撰写的《40Ar-39Ar 年代学与流体包裹体定年》专著中,对40Ar-39Ar 年代学过剩氩理论提出了独特见解。

苏艾国,男,1964年9月生,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地质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在有关煤成烃地球化学研究中,通过对吐哈盆地油气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与总结,首次提出了“油型煤成气”这一新的成因类型,对该区的油气类型进行了科学划分;从油与源有机组成的差异、煤岩显微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空隙结构和热模拟实验等角度,论述了煤成烃的运移分异作用和初次运移机理,提出了具阶段发展特征的煤成烃新模式。

在中国特提斯域(羌塘地区)石油地质地球化学研究中,完成了羌塘地区石油地质地球化学的深入系统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填补了中国特提斯域中生代海相地层生油研究的空白。首次提出了有机碳恢复系数-化学动力学盆模生烃方法,对青藏高原或其他地区勘探早期的油气地球化学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以上6名获奖者是在评选委员会经过认真评审、讨论、审定后,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的。全部获奖者均符合本奖的奖掖条件,产生过程均符合本奖实施办法所规定的程序。

在侯德封奖的评选活动中,评选委员会遵照办奖宗旨,遵循实施办法,本着公平、公正、严肃、认真的态度,以高标准、高水平和鼓励创造性贡献的原则开展评选活动,为促进优秀人才的迅速成长作出了努力。

自1986年举办首届侯德封奖以来,迄今已有38位从事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年青的科技工作获奖。他们大多是我国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事业的中坚和骨干,有的已成为有关学科的带头人。侯德封奖为培养人才、推动学科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赏、支持与承认。为此,我们将继续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