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4-11-05 【字号: 小中大 】
2014年10月25~28日,第十三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于在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成功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323位,分别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生产单位的75个单位。 第13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开幕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古地理学报》主编冯增昭 教授发言 会议收到论文摘要177篇,论文全文26篇。会议采用大会发言、分组发言和展报等方式进行学术交流,其中大会宣读论文28篇,分会宣读论文112篇,展示成果17份。本届会议的学术特点表现在: (1)内容丰富、百花齐放。会议报告涵盖了古地理学及沉积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岩相古地理、生物古地理、构造古地理、沉积学、层序地层学、遗迹学、储层地质学、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以及综合研究等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尤其是构造古地理的研究,在大会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2)内涵深刻、创新性强。从会议交流成果来看,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研究地质时代齐全,老至青白口系,新至第四系、现代沉积。二是紧密结合油田和煤炭等矿产资源的生产实际。其中关于围绕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细粒沉积、现代沉积、古遗迹学、油气储层、煤、煤层气和非常规油气资源等相关问题的研讨引起大家的极大关注。既有传统的研究领域,也有前缘新领域,如页岩气、致密油气、海域油气、地质微生物学、微生物白云岩、古地震、内潮汐沉积等。展现了近年来我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研究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油气和煤炭等矿产资源勘探都有强大的辐射作用。三是研究手段既有露头和钻测井等传统方法,也有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地质统计学、地震沉积学等新方法和新技术,既有定性的描述,也有定量的编图。四是,在古地理学、沉积学(特别是细粒沉积和现代沉积)、古遗迹学、层序地层学、储层地质学、地质微生物学等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和新认识。这些进展充分反映了古地理学及沉积学是充满活力的重要学科领域,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古地理学及沉积学体系逐步形成,理论逐渐走向成熟。 (3)青年学者基础扎实,成果突出。本届会议有一半左右的学术报告由40岁以下的青年学者完成,他们基础扎实,学术思想活跃,应用资料详实,手段多样,富有创新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和认识,标志着我国古地理学和沉积学领域实力雄厚,后继有人。 (4)专题讨论严肃活泼。除主会场外,本次会议还有4个分会场和北京石油学会青年学术年会分会场,古地理学研究及古地理作图方法专题讨论。各会场报告内容精彩,讨论热烈,特别是冯增昭教授开展的古地理作图专题讨论,不仅讲解了古地理学研究及古地理作图中的一些问题,还为青年学者传授了古地理学和沉积学工作的思想方法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深受与会的欢迎。 本届会议报名参加青年优秀论文评选的有54位青年,最后符合评选标准与要求的26位。本次优秀青年论文很多,水平较高,评委们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了严谨、认真的评选,最后评选出青年优秀论文10篇,获奖者名单如下(按作者姓氏笔画): 孙 雨 东北石油大学教授,获奖论文:缓坡型湖底扇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探讨:以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曙二区大凌河油层为例 由雪莲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讲师,获奖论文:塔里木盆地中寒武统白云岩生物成因模式 年 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获奖论文:图科1井成像测井岩性综合解释方法研究 刘江艳 长江大学博士研究生,获奖论文:盐韵律多级划分及其地质意义:以江汉盆地新沟油田X组为例 李智超 西北大学博士研究生,获奖论文:渭河盆地新生代岩相古地理研究 陈欢庆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工程师,获奖论文: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储层隔夹层特征及对开发的影响 张喜洋 河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获奖论文:河南登封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核形石与遗迹化石的耦合演化 屈海洲 西南石油大学讲师,获奖论文:层序格架内组构选择性孔隙分布规律研究:以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台地边缘相为例 郭 彪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获奖论文:海拉尔盆地群下白垩统含煤岩系层序地层与聚煤规律研究 高白水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获奖论文:决口扇沉积模式及演化规律:以信江府前村决口扇为例 为青年优秀论文作者提供奖品的单位和个人分别是:石油工业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古地理学报》编辑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张鹏飞教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张泓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杜远生教授,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苏德辰教授和旷红伟教授,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吴因业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郑秀娟副编审。 大会期间,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召开了一次工作会议,会议商讨了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决定2016年的第十四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将由河南理工大学承办,2018年的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将由西南石油大学承办。 (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 供稿) 2014年10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