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3-05-13 【字号: 小中大 】
我会第14届学术年会第20分会场“化石能源的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约有80余人参加会议讨论,共交流了19个报告,其中包括3个主题报告,1个侯德封奖报告,收到论文摘要24篇。本分会场报告会就化石能源的成源、成烃、成藏和油气藏的保存和破坏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与会报告在成源方面的交流主要包括烃源的形成以及油气源的对比两个方面。对泥质烃源岩中有机质与无机矿物间的微观关系做出了新认识;海相烃源(岩)共存且相互转化、连续或叠置生烃;高演化海相烃源岩普遍呈现“来源的多样性、转化的接替性、过程的多期性和成因的复合性”的多源生烃特征的重要认识;在成源机理上应重视有机-无机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在方法上还涌现出了利用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海相烃源与沥青间对比新手段。在成烃方面主要开展了封闭与开放体系下干酪根生烃过程的生烃特征交流。在成藏方面重点推出储层形成演化和表征的技术方法及手段。值得关注的是在泥质岩中孔隙表征技术方面除了常规的扫描电镜外,出现了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泥质岩孔隙类型划分和三维重建新技术,等。在油气藏的保存与破坏方面,通过塔里木盆地油气成藏地质过程研究,讨论有关油气藏裂解深度问题。同时还交流了利用非烃高分子化合物来研究原油生物降解程度的研究成果。 分会场报告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现象。报告内容涵盖了化石能源的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各个层面。特别突出的是一批年轻的科研人员做出了具有特色和创新的成果,充分展示了化石能源科研工作者的活力与创新能力,达到了非常好的交流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