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7-09-06 【字号: 小中大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大力支持与协助下,于2007年4月27~30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产业部门从事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沉积学及其相关学科工作的近600位专家学者和管理人员出席了大会,中国地质大学的本科生和在读研究生也踊跃参加旁听。 十余位院士、我会与中国地质大学及有关单位的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会前编辑出版了论文摘要集(《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7年增刊)。文集共收录论文摘要300余篇;涉及矿物学、矿物岩石材料和工艺矿物学、大陆岩石圈演化与化学地球动力学、矿床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沉积学,以及油气地球化学的科研成果和学科前沿探讨。 学术交流包括了9个大会主题报告和10个分会场的学术报告,另有部分展板。 与会的6位院士和两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分别报告了我国乃至世界科学的前沿研究进展,涉及国民经济建设的一些重大科学问题。大会主题报告有:欧阳自远(“火星探测的主要科学问题”)、许志琴(“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的进展和展望”)、贾承造(“我国油气资源前景与石油地质问题”)、谢先德(“星体碰撞引发的矿物冲击变质研究及其地质意义”)、刘宝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科学思考”)、翟裕生(“地球系统、成矿系统与勘查系统”),以及刘丛强(“水库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水电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和王成善(“白垩纪大洋红层从缺氧事件到富氧作用”)。此外,会议还邀请了日本地球化学学会会长 会议还设有10个专题分会场进行学术交流:中国大陆岩石圈化学结构、岩浆作用及火山活动分会场、化学地球动力学分会场、矿物科学与技术分会场、矿物岩石材料与环境矿物学分会场、矿床地球化学分会场、沉积学及油气地球化学分会场、环境地球化学分会场、生态地球化学分会场、实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分会场和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分会场,交流报告300余个。 中国大陆岩石圈化学结构、岩浆作用及火山活动分会场交流学术报告30个,包括10个主题报告和1个侯德封奖主题学术报告。讨论的内容涵盖了我国大陆岩石圈的四大研究热点,即中新生代东部岩石圈演化、青藏高原岩石圈演化、地幔柱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以及北方(兴蒙)造山带;并从一般性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背景讨论,开始深入到岩石深部过程机制和地球动力学性质,如华北克拉通岩石减薄研究中,已经认识到富硅或硅饱和熔体交代在岩石圈改造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岩石圈全面转型模式。在青藏高原岩石圈演化研究中,也注意到深部物质横向流动和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表明科研工作对深部物质相互作用的认识已从上部地壳逐步深入下地壳。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研究中,最近发现和确证的丽江苦橄岩又为峨眉山玄武岩的高温成因增添了重要的依据。我国科研人员已开始从更大的空间尺度来思考和探讨中国大陆岩石圈演化的机制和深部动力学过程的规律,如东部岩石圈的演化中讨论了华北克拉通地幔的东西部差异和对比研究;青藏高原岩石圈研究中明确提出了我国东西部大陆岩石圈演化动力学可能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新方法和新技术在大陆岩石圈、岩浆作用和火山活动研究中的推广应用也是本次会议的一大趋势,如高精度TIMS技术、ICPMS与激光探针的结合,以及离子探针技术和多道ICPMS技术的普及,极大地推动了相关研究。学术交流显示,我国在地球深部研究领域涌现了一大批青年科学家,并作出了十分突出的成绩。 化学地球动力学分会场交流学术报告34个,包括7个主题报告和2个侯德封奖主题学术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锆石Hf同位素分析和研究现状和进展,以及在岩浆混合和地壳演化等领域的应用;2)通过锆石U-Pb年代学、微量元素分布和分异、矿物和岩石地球化学变异,研究大陆地壳生长和再造的时间、机制和规模;3)大陆和大洋岩石圈地幔中流体的分布和来源,新生代大陆玄武岩形成与洋壳-大陆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的关系;4)大陆碰撞和超高压变质带的地壳物质再循环、深俯冲陆壳折返过程中的脱水和熔融。这些报告充分展示了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所取得的突出进展,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正脱颖而出。化学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决定于今年十月下旬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会议”联合召开第四届“化学地球动力学高级研讨会”。 来自各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13个单位和德国、香港的50余位代表出席了矿物科学与技术分会场的会议,30多个报告中包括4个主题学术报告和1个侯德封奖主题学术报告,涉及基础理论研究、矿物晶体结构与晶体化学,以及矿物物理、矿物材料学、成因矿物学、宝玉石学、实验矿物学等领域。与会的代表一致呼吁有关部门继续关心和支持矿物学的发展,增大投入力度,以推进我国矿物学的研究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矿物岩石材料与环境矿物学分会场共有41位代表作了报告。交流的内容包括:1)矿物材料性能表征方法研究,如天然矿物材料化学成分及晶体结构的不均一性和复杂性,促进了特殊表征方法的发展;坡缕石的X射线衍射精细结构鉴定、热损伤聚晶金刚石的耐磨性、长石有序度及Al配位数拉曼光谱研究等;2)新型岩矿材料开发与应用研究,包括低铝钒石合成复相Sialon材料、芒硝液相制备碳酸钠、13X氟石分子筛应用于洗衣粉助剂,反映了岩矿新材料的广阔应用前景;3)环境矿物材料的基础理论研究,如长石类矿物超微孔道、锰钾矿中孔结构、埃洛石和纤纹石管状结构的精细表征、有机柱撑粘土矿物层间结构,以及矿物标识环境演变研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环境矿物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4)环境矿物材料治理污染物的方法研究,包括天然闪锌矿等矿物的光催化还原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天然矿物自净化治理环境污染的新思路;5)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包括海绵钛生产中钒钛废弃物的处置与综合利用,铜镍矿尾矿砂酸溶性制备高附加值产品实验,粉煤灰合成介孔分子筛、墙体材料等,以达到以废治废、废弃物资源化的目的;6)生命活动中矿化作用的生理效应研究,如人体中矿物特征及矿化病灶研究,为疑难病症的诊断提供了矿物学新手段。 矿床地球化学分会场有来自15个单位的90余位代表与会,交流学术报告26个,其中包括7个主题报告。会议报道了矿床地球化学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包括:1)我国典型特殊区带成矿作用,包括西南三江地区、西南大面积地温成矿域、峨眉山大面积火成岩省、秦岭地区和华北地区。2)其他成矿理论和示踪方法等的研究。论证了造山型矿床的地质特征,提出了除造山型金矿床外还有其他矿种的造山型矿床的新认识;获得了氧逸度波动与铜、金成矿关系的认识,发现磁铁矿结晶引起氧逸度波动,论证了氧逸度波动对形成斑岩型铜矿的重要作用。此外,与国际同步开展了硒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通过对典型矿床的解剖,初步揭示了黑色岩系中硒同位素的分异特征和机制;探讨了盐类在金属成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报道了一些典型地区的岩石和矿床的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成果,提出了一些新的成因理论。 沉积学分会场有近300人次参加会议。交流学术报告32个,其中包括一个侯德封奖报告和两个主题报告。会议围绕“中国沉积学如何走向创新”的主题,讨论的热点议题包括盆地动力学、气候与环境、层序地层学、油气盆地沉积学和成藏、地球古环境、海洋沉积学、碳酸盐岩石学、成岩作用、天然气水合物等。会议展示了近年来有关沉积学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特别是在现代海洋新沉积类型(如冷泉碳酸盐岩)、构造与气候环境效应的高分辨率沉积记录、高精度陆相层序地层、成藏化学动力学研究等方面的进展受到与会代表关注,广泛讨论了存在问题和研究趋向。 环境地球化学分会场交流学术报告24个,其中主题学术报告5个,内容涵盖了环境地球化学的各个方面:金属矿山环境污染、全球变化与污染环境的地球化学记录、污染环境地球化学过程和污染环境的修复、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环境效应等。如提出了大宝山矿区环境治理和修复的依据;发现了硒的一些超富集植物,为污染环境的修复和硒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保障;发现了西南汞矿区水稻田是汞的甲基化的重要场所。 约50人参加了生态地球化学分会场的学术交流,共交流学术28篇。内容包括:1)全国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的主要成果,如发现江苏省和北京市土壤局部地区表层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部分农田土壤营养结构不平衡等生态环境问题,并利用目标调查数据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等;2)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探讨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的技术方法体系;3)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地表剥离、废石堆积、地下水体污染、地表下沉、土壤重金属污染、景观破坏等问题;4)矿物学研究在生态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发现城镇周边的Hg、Cd、Pb、As、Cu、Zn等多元素组合异常,对异常的形成、治理和修复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5)风险评估与预测预警,如以洞庭湖和四川为例,探讨了相关的科学问题;6)数学模型在生态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此外,还探讨了流域性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方法、陆源物质河流入海通量研究思路,进行了改良农产品的实验研究。 实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分会场30位代表作了学术报告,其中主题报告两个。内容包括实验矿物-流体地球化学、高压物理测量与实验条件标定、实验岩石学,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技术。这些报告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基础领域的研究成果,如发现深部流体在跨越水的临界态时出现的矿物与水反应速率的涨落,证明了深部流体水岩相互作用是金属的一个重要来源;流体状态方程和凝聚态物质方程的研究,展示了计算与模拟在地球化学氧逸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和地位;此外,高压岩石弹性波、电导率、超临界水中氧逸度等原位测量精度,接近和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会议,重点探讨了今后学科的发展方向,在加强实验室间的合作和人才培养、瞄准国际前沿、立足原始创新和坚持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等方面达成广泛共识。 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分会场共交流了6个学术报告,涉及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预选场址的地质、构造、水文和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数值模拟、高放废物的环境风险、缓冲材料――膨润土的研究,黄铁矿对放射性核素的阻滞作用等。基本反映了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和某些国际研究前沿。 会议“点”“面”结合的学术报告方式充分反映了我国有关学科的研究进展,从交流的内容反映了四大特点:1)很高的学术层次。6位院士以及20余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参加了会议,反映了学术水平和层次。2)广泛的代表性。与会的近600位代表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高校、国土资源系统、石油、核工业、化工、海洋等系统的60多个单位;学术交流内容广泛,代表了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研究水平。3)显示度不断提高。9个大会主题报告充分把握了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规划,10个专题分会场充分反映了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些成果都反映出国际科学的前沿和国家的需要。4)学术交流充分,学术气氛活跃。5)学术年会逐渐国际化。从会议邀请到一些国际知名学者参加会议,会议的组织采用了国际会议通用的注册系统,实现了网上注册、提交论文的形式,使学术年会迈出了国际化的重要一步。6)学术年会依托有关单位主办会议,也是学会加强与有关单位的合作、促进学术繁荣的一种重要形式。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以主题会场结合专题分会场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各专业委员会的积极性,是更科学和更能把握国际科学前沿的一种学术交流形式。会议总的来说是成功的,达到了交流成果、增进友谊的目的。会议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分会场设置在内容上的某些重叠,安排上的层次问题,以及规模扩大所导致的人力和财力上的不足,需引起关注和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