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0-09-13 【字号: 小中大 】
2010年6月6日,第六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评选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第13届评审会。会议由评选委员会主任刘丛强主持。 本次共评选出10名获奖人,经网上公示(公示时间:2010-06-08至2010-06-17)后,无异议,评选结果生效。现将评选结果公告如下(以姓氏拼音为序)。 安太成,男,1972年7月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请奖项目:典型毒害有机物在环境友好矿物界面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获奖人主要学术成就:1)通过将粘土矿物对水体中低浓度有机物的吸附富集作用和TiO2的矿化作用相结合,实现了粘土催化剂对有机物的光催化降解原位再生,解决了粘土吸附剂吸附有机物的二次污染问题。 2)开发的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吸附型光催化剂能够有效快速捕获大气中的VOCs,且能够在光催化剂表面原位将其矿化降解脱毒,使之成功地应用于工业排放VOCs的中试净化处理,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发现,将化学机理分析和微生物遗传毒性评价相结合能够有效地评价光催化处理典型VOCs的安全排放问题。3)在我国较早研制了一系列光(电)催化反应器,首次通过外加NaCl提高光电催化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效率,提出了高浓度氯离子存在下有机污染物的光电催化净化机理及其脱毒机制,小试效果显示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郭 锋 男,1971年7月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请奖项目:中国东北延吉地区古新世埃达克岩成因的岩浆混合证据 获奖人主要学术成就有:1)率先论证了华北陆块内部中生代岩石圈地幔为古老富集的EM1型地幔,其形成可能与碳酸岩交代作用相关;指出华北中生代岩石圈的伸展减薄作用为周缘多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2)发现了中国东部唯一能与现代俯冲带类比的中-新生代富镁埃达克岩石,并通过精细的单斜辉石和角闪石矿物的原位元素-同位素分析和岩石地球化学手段,论证了该类富镁岩浆起源于板片熔体交代的地幔,而不是前人普遍认为的板片熔体-地幔反应的产物,该类岩石经常出现的矿物内部反环带现象系岩浆混合作用所致。 刘 燊 男,1974年10月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请奖项目:藏北新生代火山岩和山东燕山期基性岩墙群研究 获奖人主要学术成就有:1)首次在藏北羌塘地区发现了埃达克质火山岩,并认为它为拆沉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该研究为新生代高原隆升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2)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从基性岩墙群入手,以多元同位素体系精确测年和地球化学特征为主要手段,系统研究了鲁西和胶东集中发育的燕山期基性岩墙群;初步确定了燕山期基性岩墙群的形成时代、地幔性质、成因和构造背景。3)结合已有基性岩墙群年代学研究成果,初步查明了山东燕山期基性岩墙群的形成精确时代,厘定了山东地区燕山期岩石圈伸展拉张的时间和期次;指出该时段与整个中国东部中生代岩石圈的伸展拉张具有一定的耦合性。4)指出基性岩墙在形成机制上与岩石圈减薄有一定的联系,可能都与岩石圈拆沉作用直接有关;115~144 Ma可能是华北岩石圈减薄的主要时期。 汤艳杰 男,1973年7月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请奖项目:华北地幔橄榄岩锂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获奖人主要学术成就有:1)首次采用原位分析技术和新兴的锂同位素示踪手段相结合,开创性地研究了华北地区的地幔橄榄岩捕虏体,为橄榄岩-熔体反应在岩石圈地幔中的存在提供了明确的证据;指出华北古老岩石圈地幔经历了多阶段、不同来源的熔体改造过程。2)通过对太行山地区新生代玄武岩及其携带的橄榄岩捕虏体的系统研究,指出二辉橄榄岩是由难熔的方辉橄榄岩与软流圈的熔体相互作用的产物,将前人关于地幔交代作用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步,即地幔交代作用不仅能造成橄榄岩轻稀土元素的富集,也能使轻稀土元素亏损,这取决于橄榄岩—熔体反应的条件。3)首次绘制出了太行山地区新生代岩石圈地幔物质组成结构剖面,指出该区的岩石圈地幔经历了橄榄岩—熔体反应的多次改造过程;改造程度从克拉通中心向北缘逐渐增强。 滕彦国 男,1974年2月生。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请奖项目:区域地球化学基线及其在矿山与核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获奖人主要学术成就有:1)建立了确定区域地球化学基线的标准化模型,并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城市地球化学研究,逐渐成为确定区域地球化学基线和背景的重要方法。2)采用“中值±2倍中值绝对偏差”方法和“相对累计频率分析方法”计算区域地球化学基线,弥补了地球化学空间数据离散,以及采用平均值±2标准偏差得到的地球化学背景值范围出现不合理结果的不足。3)提出了地质背景、地理条件、环境介质、样品处理和研究尺度等因素对区域地球化学基线影响的校正方法。4)将区域地球化学基线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攀枝花、德兴等典型矿山的环境评价示范,为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提供了依据。5)确定了典型区域辐射环境背景及核素的地球化学基线,并在此基础上评价了核环境质量和潜在影响,为我国某地极低放废物填埋场的选址和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王多君 男,1974年5月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教授,博士。请奖项目:矿物岩石的电导率实验研究及应用 获奖人主要学术成就有:1)与导师一起率先在国内六面顶压机上建立了以1260阻抗相位分析仪为主要测量工具的高温高压电学性质测量新系统,大大提高了电导率测量精度和可靠性。2)通过对含水橄榄石的研究,发现名义上无水矿物中的水能提高橄榄石的电导率,且首次从实验中获得了橄榄石电导率与水含量的定量关系,确定了含水橄榄石的导电机制,验证了前人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推测了上地幔可能的水含量。3)对上地幔典型岩石的实验研究发现,上地幔典型岩石纯橄榄岩、二辉橄榄岩、辉石岩的电导率依次升高,提出了电导率与铁含量、水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并为一些典型地区的大地磁测深剖面给出了物质解释。4)系统地研究了石英电导率的各向异性,指出石英的α-β之间的相变不能引起电导率的突变,并发现石英晶体中存在两种导电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实验室所获得的模型,对大地电磁结果的解释提出了约束。 肖化云 男,1970年10月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请奖项目:大气环境同位素地球化学 获奖人主要学术成就:1)对环境稳定同位素分析前处理技术的新开发,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繁琐、精度低、成本高的缺点,新方法同时适用于实验室及野外。2)通过对雨水、气溶胶和大气痕量气态氮的研究,探讨了大气化学过程中的氮同位素分馏机理。3)建立了苔藓样品的采集方法标准,深化了大气硫、氮来源示踪和迁移、转化和沉降等大气过程定量化的苔藓稳定同位素理论基础,建立了苔藓同位素示踪新方法。该方法改进了我国酸雨化学监测方法,推动了酸雨成因和地理分布的研究。 徐志方男,1970年5月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请奖项目:流域地表水与大气降水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获奖人主要学术成就有:1)确证了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流域化学风化速率远高于世界平均值,进一步论证了人为活动产生的硫酸是加速西南喀斯特流域风化侵蚀速率的重要因素,并定量计算了西江和汉江等流域岩石风化自然过程对大气CO2的消耗(即固碳速率),深化了对硫酸侵蚀、岩石风化与固碳速率响应机制的认识。2)首次开展了应用锶同位素示踪北方降雨的物质来源研究,识别了降水中碱性物质钙的来源,阐明了碱性物质对降雨酸度的中和作用和环境效应。3)指出大气颗粒物减排导致钙沉降量下降和氮氧化合物排放快速增加是导致北京市降雨酸度提高的重要因素,为认识北方地区雨水酸化趋势、成因机制分析,以及酸雨控制和减排措施制定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杨守业 男,1971年1月生。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请奖项目:我国河流与边缘海沉积地球化学记录与古环境研究 获奖人主要学术成就有:1)揭示出长江和黄河流域的特征源岩与化学风化对河流沉积物地球化学组成的制约,以及大河流域硅酸盐岩风化作用的复杂性;黄河沉积物反映了世界平均上陆壳的组成,可作为世界入海河流沉积物平均组成的代表。2)针对我国主要河流水系演化与流域古环境研究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率先运用全岩沉积地球化学与矿物化学结合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重建了长江与黄河流域的古化学风化状况和古环境变迁,探讨了长江水系的发育历史。3)突破“从汇溯源”的传统思路,提出“从源做起”的边缘海沉积物源汇过程研究的新思路,建立了示踪东亚入海河流沉积物物源的地球化学参数,揭示了东亚主要河流物质在黄海、东海地区的分布、搬运和扩散模式,及其对晚第四纪边缘海古环境演化的响应。 朱建喜 男,1973年4月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请奖项目:有机粘土层间域微环境特征及其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构-效关系 获奖人主要学术成就有:1)采用多种谱学、微区分析技术和热分析等方法,对有机柱撑粘土层间有机相进行了系统研究,证明了有机柱撑离子存在多种排列方式,首次确定了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两种不同构型的相对含量及变化关系;2)率先进行了原位水环境下有机柱撑蒙脱石层间微结构性质的研究,建立了原位水介质环境下有机柱撑粘土矿物的真实结构模型;3)建立了有机柱撑蒙脱石吸附水中典型有机污染物的科学构-效关系。 评选委员会经认真评审、讨论,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以上10名获奖者。全部获奖者均符合本奖的奖掖条件,产生过程符合本奖“实施办法”所规定的程序。 本奖的评选工作始终遵循办奖宗旨,遵循“实施办法”所规定的公平、公正和鼓励创新的原则,为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推动学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赞赏与支持,我们将继续努力,实践社会团体协助党与政府发展科学事业、促进出成果出人才的办奖宗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