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丹霞地貌科普考察报告

  

倪集众

 

(一)丹霞地貌及其有关的地质景观旅游资源评价

⒈“丹霞”是由我国科学家鉴别、创建的中国特有的一种地貌形态。它是一种由红色陆相碎屑岩组成的以赤壁、丹崖为特征的地貌。它的形成首先必须要有红色陆相碎屑岩;即地质层中的“红层”。在地质历史的中生代(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与白垩纪三个时代;起于距今2.3亿年的三叠纪之始,终止于距今0.65亿年的白垩纪末),中国北方与南方先后基本脱离了长期、辽阔的海洋沉积,进入一个崭新的陆地风化作用、剥蚀作用与再沉积作用的阶段。某个地区如果在这个时候处于类似于现代热带、亚热带半潮湿、半干旱或干湿季气候的长期氧化、淋溶环境,又有足够的陆相碎屑供应的话,就有可能形成红色的陆相碎屑沉积物;这些沉积物经埋藏与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就是红色陆相碎屑岩(红层)。红色陆相碎屑岩的沉积相主要属于湖泊相或河流相。

有了红色陆相碎屑岩也不一定能形成丹霞地貌,还必须有内力与外力地质作用的配合。内力地质作用主要是指地壳的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所产生的力,其结果造成地层的褶皱与断裂,形成山脉与盆地;外力地质作用主要是阳光、水、气流、气温的变化和生物对岩石的破坏、搬运与沉积作用。地壳内力的作用使地壳发生变动:地层发生褶皱,形成褶曲,同时岩块发生上升、下降,或者水平方向的平移与错动。原来埋在地壳深处的岩石被抬升到地表,并在抬升过程中受到挤压和错断,使原来基本水平状态的岩层发生褶皱与断裂,在岩石中产生粗细不一的裂缝、裂隙与节理。不过,丹霞地貌地区内力作用较少表现为褶皱,而以断裂为主。因此岩石产状基本保持原来的水平状态,或者微微有所倾斜;地壳的整体上升使“沧海变桑田”,而断裂运动使岩石产生断块,有的上升成为山体,有的下降成为盆地与凹地;如果是大面积的下沉,在地貌上就表现为盆地(盆地中有局部的上升与下降)。这种盆地在地质上称为“断陷盆地”。盆地中上升的岩块就是巨大丹崖与石壁。再经过外力的作用,才能形成今天所看到的许多丹霞的微地貌。据专家研究,我国有24个省(市、区)已发现有丹霞地貌。其中广东是其研究的发祥地,甘肃发现的丹霞地貌(点)最多,而贵州赤水的丹霞地貌集中在一起的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最为壮观美丽,堪称全国之冠。其原因就是赤水一带既具备了以上形成丹霞地貌的条件,又受(自然)破坏最少,属丹霞地貌发育的幼年期。

我们从贵州与赤水—习水地区的地质发展史中可以了解到,贵州省在晚三叠纪晚期(距今大约2亿年)发生一次上升运动,从此结束了海相沉积史,开始有了陆相碎屑沉积。三叠纪之后的侏罗纪(距今大约1.95 ~ 1.37亿年)省内有若干大型的内陆拗陷盆地。盆地内以淡水湖泊的陆源碎屑沉积为主,后来逐渐变为以河流沉积为主;现在我们看到的赤水—习水一带的红色砂岩(石英砂岩夹泥岩),就是早白垩世晚期(始于距今1.60亿年)至晚白垩世(结束于距今约0.65亿年)的沉积产物。这套岩层在地质上称为“嘉定群”(以四川乐山嘉定地区最为典型,故以其命名)。那时侯贵州北部(赤水—习水)与西部一带的沉积区属四川盆地川南小区的一部分。赤水地区沉积的这套地层面积达1 300平方千米,厚度超过千米;经过几千万年的剥蚀与风化,至今残留厚度还有500 ~ 900米。现存岩石的岩性为砖红色含砾砂岩、砂岩夹紫红色泥岩;岩性较单一,但有数十个大小不等的旋回(旋回是指一套地层中不同成分、不同粒度组分的反复出现)。从岩石的层理(斜层理)和物质组分(砂岩、砾岩与砂砾岩)来看,这套地层应该是湖泊与泛滥性河流的沉积产物。在晚白垩世结束(距今6 500万年)以后,贵州北部连同四川盆地结束了大型湖盆环境,发生褶皱上升与断陷活动。大盆地消失了,只留下一些孤立、分散的小型断陷盆地,小盆地中只见到有河流相的沉积,而上升裸露在地表的岩层开始接受外力风化作用,形成丹霞地貌。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赤水地区所看到的丹霞地貌是怎样形成的。

本区以断裂为主的地壳运动形成断陷后,上升的岩块形成了高高耸起的桌状“平顶山”,下陷的部分成为凹地或出现河流。由于褶皱不强烈,岩层基本呈水平状,山顶的形状自然是“平”的,而两边象桌子那样直而陡耸,山脚则是岩石垮塌形成的缓坡。这就是丹霞地貌最大的特点——“顶平、身陡、麓缓”和大量陡崖的成因。天台山(照片1)和野竹坪一带(照片2)有这种典型的山形。

上升的岩块在大自然中受到阳光、水、风、气温变化与生物的破坏(即风化作用),加上重力的作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微地貌形态。由于赤水地区的白垩系地层是砖红色含砾砂岩、砂岩夹紫红色泥岩,且有多个“旋回”,其中的泥岩就是软的岩层;“旋回”多就表示“硬”、“软”岩层多次、重复出现。物理风化作用与生物风化作用最容易把泥岩等软的岩层风化、冲刷掉,而留下坚硬的砂岩;地质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差异性风化”。再加上流水的下切,岩层中软的部分就被掏空,形成空洞,上覆的岩层便被悬空,使硬岩层相对凸出而成为顺层的岩额或岩脊,原来软岩层的位置则凹进去形成顺层的岩槽(照片3)或顺层的水平洞穴。岩槽或洞穴继续风化就会连起来,成为穿洞;如果穿洞是在瀑布之下,就是“水帘洞”(如四洞沟二沟瀑布的“水帘洞”);水帘洞继续被风化和坍塌,便成为“天生桥”(照片4)。凸出的岩额或岩脊承受不了重力的作用,会发生坍塌,形成常见的各种石块“造型”和山涧中的巨大石块(照片5,6,7,8)。顺着内力作用形成的节理,最容易发生崩塌,促进了造型石与山涧中瀑布断崖(照片9)的形成。瀑布断崖(陡崖)在本区繁茂的植被与砂岩良好的蓄水性、充沛的降水的背景下,形成了潺潺流水和湍急的瀑布。

⒉赤水地区有旅游价值的丹霞地貌形态与地质景观

山形:照片1与照片2是远眺的山形,可以看出丹霞地貌“顶平、身陡、麓缓”的特点。

造型石:造型石主要是岩块崩塌与风化的结果。除照片5、6、7、8所示者外,还有“猿猴”(照片10)、“生命之源”(照片11)与“赤壁神州”(照片12)等。对这些形似的石头,导游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自己加以发挥,可以结合当地的民间传说,编撰一些合情合理的故事,提高旅游者的游兴。不过对“生命之源”这样一些牵涉到性教育的严肃话题,要文明、幽默、含蓄,切忌庸俗化;“赤壁神州”的景点不论是照片上看还是实地观察,明显的少了台湾与南海诸岛,新疆、西藏的疆域也不完整。对此国家主权的问题,应予严肃对待。笔者觉得以取消为好(如果一定要讲,建议只限于现场的口头讲解,切忌形成文字或见诸于画报、照片)。

瀑布群:本区的瀑布主要是由于断层与岩石崩塌所成,瀑布下面的“水帘洞”则是差异风化所致。讲解时应注意宣传自然景观的保护:瀑布是在长期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不仅要有断崖,还要有充足的水量;除了地表水与植被是水的主要来源外,不可忽视岩石本身的蓄水能力。砂岩是一种沉积岩,是由沙子颗粒与胶结物所组成,沙子颗粒与胶结物之间有很多微细孔隙,这些孔隙能储存很多水(这也是砂岩作为良好的储油层与储气层的原因)。因此,植被-土壤-岩石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都在保护之列。

岩石的层理:碎屑岩的层理是沉积物沉积时由于介质(水)动力条件变化和沉积物物质成分、粒度、颜色的变化所致。它不仅能反映当时的水动力条件,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推断当时的气候、古地理与沉积环境。本区白垩系地层一般呈水平或近于水平产出。但湖滨或河流沉积物的原始层理不都是水平状态的,而是常常出现斜层理;这与岩层变动后的倾斜是两个概念。

层理分为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递变层理、透镜状层理与韵律层理等等。

⑴斜层理:也称交错层理。是层理纹之间有重叠、交错与切割的层理。大型板状交错层理是典型的河流沉积,槽状交错层理也多见于河流环境,楔状交错层理则反映湖泊浅水地带或三角洲地区的沉积特点。

这次考察在不同景区的砂岩中发现多处交错层理景点:板状交错层理(照片14)、楔状交错层理(照片15)和槽状交错层理(照片16、17)在本区都有发现,分别见于十丈洞瀑布附近岩壁上(照片14、15、17)和桫椤保护区大门口的摩崖上(照片16)。这些斜层理说明当时本区从整体来说,处于湖泊边部浅水地带和陆地河流的沉积环境。

⑵层面构造:如果说层理必须在垂直剖面上才能看得到的话,那么层面构造就只见于横切面的层理面上。在形成沉积物时沿层理面保留了许多流水与外来物质的痕迹,如波痕、泥裂、雨痕、各种印模、动物的脚印及晶体的印痕等等。但是,这种构造一般不容易见得到,因为它们被夹在致密状的“层”之中。在有硬软夹层时,在软岩层被风化、脱落后,才能于裸露出来的硬岩层上看到层面构造。这次考察证实,四洞沟的二洞路边所谓“天书”是层面构造:层面上由泥质的软岩层形成的泥裂在泥质物质被风化后,凸显出比泥质稍后沉积的硅质、砂质沉积物,便是“仙人”在石头上挥毫而成的“天书”(照片18)。这在地质学中称为“泥裂印模”。

河漫滩堆积:河漫滩是河流的一部分,即没有常年流水的河滩,只有洪水暴发时才有堆积物。这次考察中发现一处河漫滩堆积:天台山寨门下约百余米处的石阶旁(照片19)。其堆积特点是砂、砾磨圆度差(棱角状或次棱角状),分选性差或极差(大小混杂);但总的来看还能看出一点层状的样子。该处现在标高约700米,与山脚相对高差达三四百米。这表明原来平地上的河流已在地壳上升过程中被抬升了数百米。

壶穴:岩石在水的作用力下,常常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这可以用“水滴石穿”的道理来解释;这是指成分相对均匀的岩石而言。当裸露的砂岩成分不是很均匀,或者表面有凹坑时,水就更容易将凹坑愈“凿”愈深:在凹下去的地方常常停留一些石块,它们在水的冲击下于原地形成小“旋涡”,久而久之,便在该处磨出更深的凹坑;石块在水力的作用下于深坑中作沿坑壁的圆周运动,与坑壁互相摩擦,于是石块愈磨愈小,凹坑愈磨愈深,愈磨愈大。它们的“口”一般呈圆形,纵剖面近似茶壶状,故称为壶穴。考察中我们在壶穴底部摸出一些石块,有椭圆状的,也有滚圆状的,大小不一(照片20);它们是制作壶穴的“磨料”。壶穴的深浅不一;有呈凹坑状,也有深度二三十厘米、三四十厘米的,据说还有一两米深的。

四洞沟门口沟中、二洞,以及十丈洞“奇兵古道”石刻附近都有壶穴。两处景点都未命名,根据两处壶穴的形态与产出位置,建议将四洞沟门口沟中与二洞的“千疮百孔”状者命名为“蜂窝石”(照片21);将十丈洞与“奇兵”为伍者命名为“旗杆石”。

(二)有关赤水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若干建议

1、旅游价值定位:建议以“赤水市——红宝石、绿宝石与蓝宝石荟萃之地”为该市的定位;分别寓意红崖、红军遗址、绿色植物的海洋及蔚蓝色的天空、清澈醇冽的水。

2、旅游区和旅游景点的开发与保护,应以保护为主。要看到赤水地区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生态环境,是建设与保护的结果。今后的工作重点是建设好现有的景点,而不是开发更多的旅游区与景点,特别是要避免在自然风景区搞过多的人工景点的“画蛇添足”式的建设。

在现有景点的建设中,要采取保护措施,保护山石,保护植被;除竹林可以有计划地采伐外,任何人不得随意伐木,不准烧山毁林。“护石”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砂岩是一种涵养水源的岩石,它的微细孔隙与微裂隙能储存很多水(这是砂岩作为良好的储水层、储油层与储气层的原因),而泥岩则是不透水层;有泥岩作顶板与底版的砂岩中,含在砂岩“海绵”中的水,下雨时得到补充,干旱时慢慢释放,“细水长流”。保护山石就是“从源头做起”保护水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就是保护了形成土壤的“母岩”和植被。

保护山石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本区的地质基础上。从灾害学的观点看,本区“硬软夹层”的地层,软岩层就象给硬岩层底下装了一个“滑轮”。一旦软岩层被风化或被水泡软,“滑轮”就会起作用,就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四洞沟附近的滑坡提醒我们该区确实存在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在一些景点,虽然石头本身(硬软)比较均匀,但树木多坐落在松土或危石上,有的几乎完全靠树根在石头上的缠绕而生长,一旦有暴雨、山洪,根断树倒,就会发生危险。

因此,保护每一处山崖和每一块石头的自然状态,禁止随意采石、建房,严禁破坏自然景观,就是保护水源和植被,是旅游区(自然)安全工作的“源头”;而目前这一点尚未被领导者与经营者所认识。

3、旅游是一种综合的经济形态。“国家级风景区”只是一个“招牌”,欲真正达到“国家级”的标准,靠的是以优质服务赢得的“回头客”与义务广告“代理商”。必须在吃、住、行各方面服务质量达到上乘,在安全、购物、卫生、环境等方面做到优秀,才能真正开发旅游区。因此,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要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意识;要搞好城市环境卫生,减少噪音与污染(包括降低城市交通与生活噪音);要搞好社区建设,做好社会防范、治安与交通安全工作。

4、做好宣传工作,首先要提高旅游区的文化品味与科技含量。建议在拟建的“竹文化博物馆”中开辟生态与丹霞地貌陈列室。并预留出将来扩建成“旅游科普中心”的空间。目前在博物馆建设中要突出文化与科技,为创建科普基地打好基础。

建议专门设计一本印刷精美、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中-英文对照的风景名胜宣传画册,减少政治成分,突出自然风光,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科技含量;在文字上多下工夫,编辑要规范,要科学,要实事求是,介绍要恰到好处;英文译文在语言和内容上要适合外国旅游者的口味。

附 件:照片编号

照片1 远眺天台山丹霞地貌

照片2 从竹海观海楼所见“平顶山”

照片3 长嵌沟的岩槽

照片4 天生桥(暂缺)

照片5 十丈洞路上的“石门”

照片6 涧中巨石:燕子岩“棺材石”

照片7 “外星人”

照片8 石顶山

照片9 瀑布断崖:燕子岩瀑布

照片10 “猿猴”(暂缺)

照片11 “生命之源”(暂缺)

照片12 “赤壁神州”(暂缺)

照片13 斜层理(十丈洞二沟瀑布对面路旁)

照片14 板状交错层理(十丈洞瀑布附近)

照片15 楔状交错层理(十丈洞瀑布岩壁)

照片16 槽状交错层理(桫椤园门口摩崖上)

照片17 槽状交错层理(十丈洞瀑布附近)

照片18 层面构造:泥裂印模

照片19 河漫滩堆积

照片20 壶穴:旁边的小石块是穴中摸出来的“磨料”

照片21 “蜂窝石”